永为音乐奔忙 奏响民族之音(创作者谈)(2)

来源:音乐创作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8月03日 00:40:3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7月1日,在福建厦门举行的“时代华章·铸就辉煌——七一交响音乐会”上,我与老朋友、钢琴演奏家殷承宗联袂演出了钢琴协奏曲《黄河》。7月6日,在北

7月1日,在福建厦门举行的“时代华章·铸就辉煌——七一交响音乐会”上,我与老朋友、钢琴演奏家殷承宗联袂演出了钢琴协奏曲《黄河》。7月6日,在北京中央歌剧院新剧场开幕音乐会上,我执棒奏响《红旗颂》。短短一周,往返南北两个城市,奔波于排练场、音乐厅、歌剧院与机场,行程紧密。93岁之际,还步履匆匆,仿如我音乐人生的缩影,永远在路上,永为音乐奔忙。而《黄河》与《红旗颂》,这两首奏响中华民族与中国之音的交响曲,则如副歌般在心头回响,时间愈久,余韵愈发悠长。

近年来,中文译配的外国歌剧在国内很少上演,我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,希望能再为观众译配几部经得起时间检验,能够久久流传的音乐作品。如果这些工作能对提升大众的音乐修养起点作用,能对文化交流有所促进,也就提升了我努力的价值,延伸了我生命的意义。

2000年,我第一次回到父辈的祖居地——闽西永定,见到了壮观的永定土楼群,心中感慨万千,涌起创作一部融合现代交响乐与古老土楼文化音乐作品的想法。在与作曲家刘湲反复交流探讨后,他用西洋作曲技法,充分吸收客家音乐素材,创作出了长达40分钟的大型交响诗篇《土楼回响》。我将这部凝聚东西方音乐精华的作品带到了12个国家和地区,演出了77场,让中国音乐之声走进外国爱乐者心中,这也是中国大型交响乐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。

1982年,我为孙慧双从法文翻译成中文的法国歌剧《卡门》配歌。译配外文歌剧必须要有良好的文学修养与音乐修养,需使译文意义准确,语言精练流畅,同时要保持原作的音乐风格,例如中文的音乐分句、语句重音和语音数目要与原著相符等。当年,在没有张贴海报的情况下,中文版《卡门》在北京天桥剧场连演了27场,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。法国著名指挥家皮里松把伴随多年的指挥棒赠送给我,法国驻华使馆还给我颁发了法国文学艺术荣誉勋章,以感谢我向中国人民很好地介绍了法国文化。

1938年,抗日战争期间,史良、沈钧儒等前辈给我写下赠言,他们的话语,照亮我的人生。史良写道:“幸运的小瑛,你要学着,追赶着!负担起中华儿女应有的责任来,才是真正的救国!”84年过去了,在音乐这条道路上,我努力学习着、追赶着,为人民走近音乐、热爱音乐搭建桥梁,为中国音乐传承发展、走向世界不懈努力。

1990年,我和朋友们组建了由女音乐家组成的“爱乐女”室内乐团。这是我国第一个志愿者乐团,6年时间,酷暑严冬,大家不计报酬地在各地校园演出了241场,让青年学子们在流行音乐的大潮中,有机会欣赏到中外经典音乐。多年后,我率团在旧金山演出,“硅谷”的华侨华人为我组织了包含华人洋人共200多人的合唱团,参与互动演唱。其中许多人都是“爱乐女”的观众,遥远的时空并未冲淡音乐曾经带给他们的启迪与感动。

“音乐源自人民,音乐应当为人民共享”

2012年,厦门爱乐乐团赴俄罗斯访问演出,郑小瑛执棒指挥。 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供图

让“阳春白雪”“和者日众”

文章来源:《音乐创作》 网址: http://www.yinlechuangzuo.cn/zonghexinwen/2022/0803/354.html



上一篇:Facebook宣布视频创作者可植入授权音乐创收
下一篇:音乐剧《丝路之声》9月亮相蓉城 音乐人梁芒担任

音乐创作投稿 | 音乐创作编辑部| 音乐创作版面费 | 音乐创作论文发表 | 音乐创作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音乐创作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